內政部擬修法堵爛尾樓 防信託價金遭強制執行
近期嘉義建案爛尾事件引發社會關注,為此,內政部地政司強調,已著手研擬強化預售屋履約擔保機制,預計三個月內提出具體改革方案,並同步修正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,導入更明確的信託規範與資訊揭露,全面防堵資金遭挪用的風險。
內政部指出,目前方向包括三大重點,第一,明確規範買方所繳價金應專用於實際工程興建項目,以防建案尚未動工或剛開工就已耗盡購屋款;第二,要求賣方於契約中載明信託專戶的機構名稱與帳號,讓買方直接將款項匯入專戶,避免資金被移作他用;第三,簽約時賣方應提供信託權益說明書,協助購屋者清楚掌握自己對信託資金的保障內容。
內政部說,將儘速邀集行政院消保處、金管會、地方政府及相關公協會討論,以跨部會合作方式加速改革腳步,讓預售制度回歸保障與信任本質。此外,也研擬透過修法,明定這些信託價金不得遭強制執行,進一步保障買方權益。
另外,針對外界關注「法定空地是否應課地價稅」議題,內政部則說明,現行土地稅減免規則第9條已規定,無償提供作公眾通行之道路用地可免徵地價稅,但「法定空地」性質不同,屬建築基地一部分,是申請建照時的必要條件,其利益仍歸建築物所有人,因此仍應課稅,憲法法庭亦於2023年作出一致見解,確認現行規定並未違憲。但地價稅屬地方稅,若將法定空地全面列入減免範圍,勢將影響地方政府財政,必須審慎評估。